市教育局副局长王可正(前右三)在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高素娟(前左二)、县教育局长孙钦留(前右二)的陪同下观摩我校特色教学工作
菏泽市教育局副局长王可正(右一)在校长闫德文(右二)的陪同下实地查看美术生上课情况
菏泽市教育局副局长王可正(前左二)带领观摩团一行参观我校美术培训机构
2017年9月24日,全市高中教育教学工作会议在单县召开。25日,菏泽市教育局副局长王可正带领全市高中教学工作会议观摩团一行在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高素娟、县教育局局长孙钦留的陪同下来我校参观交流,各县区教育局长、高中学校负责人、高中段教研室主任共150余人参加了本次观摩活动。此次观摩团赴我校,主要是对我校特色美术生教学做深入考察交流。
特色+品牌
全市高中教育工作会议观摩团在我校引导老师讲解下参观了美术生特色教学模式,观摩团对我校“特色+品牌”的发展目标给予极大赞赏。
我校秉承“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成长,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成功”的办学理念,坚定“成长比成绩重要,成人比成才重要”的思想,立足于校情学情,将学校发展目标定位于“特色+品牌”。为实现这一发展目标,2013~2014学年,我们经过科学论证,周密规划,制定“错位发展、弯道超越”的发展战略,创新办学体制,谋求特色发展。
三年来,“错位发展、弯道超越”发展战略初见成效,高考成绩连年攀升。2015年高考,本科上线人数较2014年增加近百人,本科上线和录取人数,均居全市同类学校第一名;2016年,应届本科录取517人,在全市同类学校中一路领先,在全市所有高中学校中排名第七。2017年高考,我校本科录取人数达729人,实现了高考数量和质量的双突破,兑现了“平凡的孩子接进来、杰出的人才送出去”的办学承诺,续写了“低进高出”的特色办学新辉煌。
探索与实践
按照 “错位发展、弯道超越”发展战略,我校在美术生培养方面不断探索与实践,形成了独具特色、日趋成熟完善的培养模式,成为学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有力支撑。
在美术生培养模式上,我们坚持文化课学习与专业培养并重,美术生单独编班,文化课教学由学校承担,专业教学由机构承担。
在文化课教学方面,学校配备相对独立的教学与教研团队,专门制订了一整套针对美术班的教学方案、课程计划于复习备考策略;整体调控美术生在文化课学习与专业课学习上的时间分配,确保文化课学习始终不间断。
目前,我校的特色教育,已初步形成鲁西南特色教育品牌。我们的特长教学,从无到有,由弱到强,已形成我校特有的运作模式。目前,不仅有音、体、美等传统项目,而且涉及舞蹈、书法、摄影、表演等,几乎涵盖了高校招生的全部特长项目。
随后,在引导老师的带领下,观摩团来到画室现场实地考察学生上课情况。在美术特长生培养方面,我们经历了一个不断探索、不断积累的过程,注重经验传承,更注重机制创新,现已形成两种主要培养模式:
“引进来”培养模式
我们将培训机构引进学校,学校提供场地供培训机构使用,这样学生不离开学校,学习专业课的同时,兼顾文化课的学习,提升了特长生质量,扩大了特长生规模。近两年,我们又进行了尝试和探索,将“引进来”的培训机构,纳入学校的统一管理,采用合作办学的模式,借助专业机构的力量来培训学生。我们先后引进了三家美术培训机构进驻我校,每家机构都有一定规模,每年都有目标引领机制,双过关率是我们评价的主要因素,三家机构形成相互竞争共同进步的格局,也让学生成为了最大的受益者。
“送出去”培养模式
由学校考察、筛选和确定培训机构,根据学生的文化课程度和专业课水平,以培养高端专业人才为目标,把一部分学生“送出去”,避免了学生自主选择的盲目性。学校会派出专人管理,每周安排文化课教师去授课,让学生始终处在学校的管理视线内,文化课学习也能得到保障。
在追求特色办学的同时,我们也时刻牢记文化课教学水平的提高对学校发展的重要意义。为了让学校有一个更加均衡的发展格局,我校在文化课升学方面也做了许多努力和尝试。比如我们重视文科和小语种教学等,寻求新的教学突破点。在大力推动文化课教学水平提高的诸多措施中,成立“慧光部”是学校战略规划中的重要举措。从2016年开始组建的慧光部,实行小班额、开放式、平板电脑辅助教学模式,滚动式管理,个性化培养,以“中进高出、高进优出”为宗旨,着力打造二中文化课教学的小高地。
最后,观摩团一致表示二中的诸多经验非常值得借鉴,希望以后能够与我校加强联系和合作,互相提高,共同为教育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图文/郭世涛)
上一条: 菏泽市教育局局长陈宝华莅临我校指导工作
下一条: 县教育局局长孙钦留一行莅临我校指导工作 |
返回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