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要分享的主题是《养文明习惯,做文明学生》。
文明是一个古老而又永恒的话题,中华民族有着优良的道德风尚。“小胜在智,大胜在德”,文明素养是每个人都应追求的生活品质,尤其对我们高中生而言,更应如此。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在我们身边仍然存在着一些不文明、不和谐的现象。校园里,明明不远处就有垃圾桶,有些同学就是不愿意多走几步路,而是将水果皮、零食包装袋等垃圾随手扔在地上,污染了环境,降低了自身素质,同时也给他人造成了安全隐患;教室内外,经常听到高谈阔论的同学不自觉的发出骂人之声,说粗话、脏话的现象非常普遍,甚至言语粗俗之风愈演愈烈,败坏了个人形象和集体形象,也和尊崇文明、传播知识的校园文化格格不入;课堂上,不管授课老师多么投入,总有个别同学在底下窃窃私语,又或者昏昏欲睡,这是对老师的极大不尊重,也是对自己的极其不负责;卫生区内,扫帚、拖把东倒西歪,地上散落着纸屑,路过的同学一个个漠然走过,就是不肯主动去整理一下、捡一下,这种文明素养令人叹息;除此之外,不文明现象还有很多,不服从管教顶撞老师,在洁白的墙上踏上脚印,见到老师装作没看见,等等。
《孟子×离娄下》中提到:君子以礼存心,有礼者敬人,敬人者人恒敬之。同学们,古人尚且如此崇尚文明礼仪,更何况身处现代知识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的我们,成败之别往往就在于文明礼仪。因此,我想对同学们发出如下倡议:
一、主动树立文明意识,逐步养成文明习惯。从小细节处入手,提高自己的文明修养。同学们,小事其实并不小,小中可见大。古语有云:“细微之处见风范,毫厘之优定乾坤”。往往就是在细微之处见公德,举手之间显文明。那些看似不起眼的举动,往往最能反映一个人的真实品质。随手关灯、关空调、节约资源是细节;主动捡起地上的纸屑是细节;主动向老师问好是细节;吃完饭将桌上的残渣收拾干净也是细节……一个人的人品就体现在每个随手的动作里,体现在这些细枝末节的小事里,我们需要通过一件件小事逐渐把文明变成一种不用提醒的生活习惯,“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二、自觉遵守课堂礼仪,共同创建文明课堂。“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当老师倾尽所学进行授课时,同学们应以最饱满的情绪、最专注的姿态认真听好每一节课,带着一颗求知、向上的心参与课堂,这是对老师辛勤劳动的尊重,也是课堂文明的体现。课前帮老师拿教具、打开多媒体、行礼问好,课堂结束听到老师宣布下课再离开教室,是课堂文明的体现。上课端正坐姿、不打瞌睡、不吃零食、不交头接耳说话、不搞小动作,同样也是课堂文明的体现。
三、注意讲究语言文明,构建和谐人际关系。俗话说:“言为心声,语为心境”,观其言而知其行。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一定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摒弃讲脏话粗话、随意给人起侮辱性绰号的陋习,注重社交中语言的文明和谐,要让语言富有正向力量。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说话时要出于善意,用语要礼貌,多讲良言,学会礼让,避免因为言语的不文明而导致的打架斗殴等冲突的出现。
四、清洁美化校园环境,倡导文明卫生校园新风尚。每位同学都应做到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等废弃物,以爱护教室和宿舍环境为己任,主动去清理垃圾,主动去整理卫生工具的摆放和讲桌上的杂物,值日生要认真做好一天的卫生值日工作。住宿的同学要遵守宿舍各项规章制度,积极配合宿管老师的工作,高标准、严要求进行内务整理,严禁在休息时间大声喧哗、打闹,要认识到不影响他人是最基本的文明素养。
同学们,不学礼,无以立。文明是新时代青年都应谨记的道德规范,一言一行中折射了我们的礼仪规范和学识修养。同学们,行胜于言,自觉行动起来吧,向不文明举止宣战,争做爱学习、守规范、讲文明的二中人,共同谱写校园文明新篇章!
谢谢大家!我的分享完毕。
单县二中党委书记、校长闫德文作一周工作点评
上一条: 2023年春学期第1周 国旗下讲话 单县二中党委书记、校长 闫德文
下一条: 2023年春学期第3周 国旗下讲话 学校工会副主席 张清波 |
返回列表 |